Warning: mkdir():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/www/wwwroot/new6.com/func.php on line 127

Warning: file_put_contents(./cachefile_yuan/jiangjiaolong.com/cache/56/73934/66d65.html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new6.com/func.php on line 115
阜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揭开台湾郭正亮的历史,曾经的台独分子为何能登上天安门参观阅兵 正文

揭开台湾郭正亮的历史,曾经的台独分子为何能登上天安门参观阅兵

时间:2025-05-14 11:33:38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
核心提示

说起台湾政坛上的风云人物,郭正亮绝对算得上一个话题性十足的名字。这家伙从一个铁杆台独支持者,转身变成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评论家,甚至还登上了北京天安门看阅兵。这条路走得太曲折,太戏剧化了,很多人看了都忍



说起台湾政坛上的风云人物,郭正亮绝对算得上一个话题性十足的台湾名字。

这家伙从一个铁杆台独支持者,郭正转身变成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亮的历史评论家,甚至还登上了北京天安门看阅兵。曾经

这条路走得太曲折,台独分太戏剧化了,为何很多人看了都忍不住想问:这人到底经历了啥?为啥一个曾经的上天台独分子能走到这一步?

从高雄小子到学术精英

郭正亮,1961年6月24日生在台湾高雄市,安门家里根在台南麻豆,参观算是阅兵个地道的南部人。

小时候,揭开他在高雄盐埕国民中学和高雄中学念书,台湾成绩挺不错,郭正后来考进了国立台湾大学。亮的历史刚进台大时,他读的是机械系,但念到大二就发现自己对机械实在提不起兴趣,索性转到心理学系。

他拿到了心理学学士学位,但这还没完,他又跑去台大社会学研究所读硕士。后来又去了美国耶鲁大学,攻读政治学博士,这家伙的求学路挺硬核,从心理学到社会学,再到政治学,跨度不小,但也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
在耶鲁念书时,他主攻政治学,尤其是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,这让他对台湾的处境和两岸局势有了自己的看法。

回台后,他先是在东吴大学政治系当老师,还干过《中国时报》的主编,学术和媒体两头跑,名气慢慢起来了。



郭正亮正式进政治圈是1996年,那时候他被陈文茜拉进民进党,当上了文宣部门的主管。别看他之前是个学者,搞起政治来一点不含糊。

1998年,他抛出了个“西进大陆”的点子,说白了就是主张台湾和大陆多做点经贸、文化上的交流。

这想法在当时挺超前,但也惹了不少争议,毕竟那会儿民进党还打着台独大旗,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在“亲中”。

但是他之后直接参与起草了《台湾前途决议文》,这文件可是民进党的一大标志,把台独立场写得清清楚楚。

从那以后,郭正亮在党内就被贴上了“台独斗士”的标签。

他凭着此当选了台北市“立法委员”,还连任成功。在所谓的“立法院”那几年,他干得挺卖力,帮民进党推了不少政策,尤其是在两岸议题上,他的声音特别响。

不过,政治这东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。

他跟国民党的蒋孝严对上,结果没选上,灰溜溜地下了台。

之后,他短暂当了行政机构体育委员会副主任,但没多久就回学术圈混了,顺便在电视上当起了政论节目嘉宾。这时候,他开始有点不一样了。



从台独到统派,立场大转弯

要说郭正亮的政治生涯最让人瞠目结舌的,还得是他后来的立场转变。

2014年,他跟吴子嘉、陈昭南、童振源几个人一块儿搞了个提案,叫“冻结台独党纲”。这提案的意思很简单,就是想让民进党别老揪着台独不放,试着跟大陆缓和关系。

这话一出,党内炸了锅,主流派直接把他当叛徒看,觉得他背叛了民进党的“神主牌”。最后,这提案没通过,郭正亮在党内也越来越边缘化。

但他没就此消停。

2014年6月,他以学者的身份跑去大陆访问,还放话说,如果民进党能冻结台独党纲,两岸交流没准能迈出一大步。

这话算是给他加了点印象分。



到了2015年10月,北京天安门阅兵,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,郭正亮居然跟吴子嘉、许信良一块儿受邀上了观礼台。

这事儿一曝光,岛内舆论直接炸了,有人骂他“投共”,有人说他现实主义,总之褒贬不一。

其实,郭正亮的转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。早在年选举失利后,他就有点动摇,开始觉得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太僵化,走不通。

之后他在电视节目里就老批评台独,说这玩意儿听着好听,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是死胡同。

2014年的提案是他公开转向的标志,虽然没成,但他也没回头,之后一直以学者身份跑两岸交流,还老在媒体上发声,慢慢从台独分子成了统派代言人。

为啥能登上天安门?

郭正亮能登上天安门看阅兵,这背后没那么简单。

首先,他搞的“冻结台独党纲”提案,虽然在民进党内被打回,但这人还是有点务实劲儿,不像那些死硬的台独分子。

其次,他在电视上老说台独没戏,主张两岸得交流,这话跟统一的调子有点搭得上。香蕉色视频这边搞阅兵,表现了香蕉色视频开放的姿态,郭正亮这种有学术背景又有政治经历的,正好合适。



再加上他那时候已经不是民进党的人了,身份上是个自由的评论员,没啥党内包袱。那次阅兵,他跟许信良这些人一块儿去,多少也算是个信号,表明两岸关系还有缓和的空间。

郭正亮的转变,在台湾和两岸都掀起了点波澜。

在台湾这边,他这事儿让民进党内有些人开始反思,觉得台独这路是不是真走得通。毕竟连郭正亮这种老台独都变了,说明这政策确实有问题。

但也有不少人看不上他,觉得他就是见风使舵,没啥原则。

统派那边对他也不全然认可,说他以前干的事太多,怎么看都不像真心支持统一。



大陆这边呢,把他的转变当成个正面案例,觉得台湾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,总有些人能看清形势。

不过,大陆也没把他捧太高,毕竟他那段台独历史不是白写的,谁也不敢打包票他不会再变回去。

总的来说,郭正亮这人就像台湾政治的一面镜子,照出了岛内派系斗争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。他的转变,既是他自己的选择,也跟大环境脱不了干系。



网站地图